PP电子春节假期的长度第一次到了8天,最近不少家庭都在享受节日的温馨与快乐,但也有许多家长面临着烦恼——孩子在家里沉迷电子产品,还有可能损伤视力,该怎么办?
其实,假期是放松娱乐的时候,不少家长心一软、手一松,让孩子尽情玩一玩电子产品,这样的想法也可以理解。尤其是家中长辈,难得见到孩子,更是恨不得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。因此,单方面向孩子施压,一味禁止孩子使用电子产品,不仅不符合节日气氛,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。
所以,最关键的问题依然是,孩子们除了看短视频、玩短视频之外,有没有更健康有益的活动。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。如果说日常生活中大人的工作确实很忙,抽不出更多时间陪伴孩子,那么在这个难得的假期里,家长更应该珍惜机会,不能再让孩子“自娱自乐”了。
只是,很多家长一到假期,自己也离不开手机,一有空就坐下来“刷刷刷”,于是孩子和父母双方对手机的共同依赖就成了一个新问题。父母管束孩子使用手机,结果自己在一旁玩手机玩得不亦乐乎,如此示范恐怕缺乏说服力。因此,父母不妨也给孩子们树立一个榜样,暂时和电子产品“断舍离”,双方平等、互相监督。
旅游PP电子、运动、阅读,都是可以亲子共享的好活动PP电子。哪怕就是简单地散散步、看看风景,也可以让孩子暂时忘却手机的“诱惑”,加深家庭的感情,何乐而不为呢?
另一方面,当家长为孩子沉迷电子产品而感到担心的时候,也应该认真想一想:手机对一个孩子的意义是什么?孩子没办法放下手机背后的成长诉求是什么?是孩子渴望陪伴、渴望交流、渴望认同、渴望归属的愿望。他们在网上遇到知音,在游戏里获得队友,在社交媒体中得到认同。归根结底,电子产品和网络空间不仅是孩子们娱乐的工具,也体现了他们自我实现的需求。
所以,或许在强调给孩子更多陪伴的同时,也更应该试着去理解他们,读懂他们。孩子们宁愿投身虚拟的网络空间,也不愿意和父母多说说话,背后又是否有双方交流并不通畅的原因?
我们还应该意识到,作为互联网的“原住民”,这一代青少年不可能完全离开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。即使在假期里暂时和电子产品说再见,假期结束后孩子们还是免不了要和手机打交道。
因此,或许也不必把电子产品简单粗暴地视作“洪水猛兽”PP电子。科技的发展本就是一柄双刃剑,即使是手机,只要使用的方式得当,未必就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帮助。不管是当前先进的AI技术,还是已经成熟的搜索引擎,如果家长们能够及时进行引导,也有助于孩子们增强社会认知,提高学习能力。说到底,要让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去填补孩子们的需求,才能让他们过上一个真正充实的假期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